2024년 5월 18일 토요일

상청도류사상

 上清道類事相

作者王懸 唐朝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一

作者王懸 唐朝 卷之二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姊妹计划姊妹计划: 数据项

  仙觀品亦曰道場亦曰玄壇亦日精舍亦曰靖海

 

  《本相經天尊以龍漢之時於北隴玄丘七寶館內煉其真文天景大混題館四面也

 

  《三洞科起靖館宮堂乃引律日安靖治於天德天德者甲乙丙丁地也民家曰靖師家曰治皆長一丈八尺廣一丈六尺凡佩仙靈符錄皆須安靖治也

 

  《法輪經若見臺館思念無量普瞻八極身與我神洞見幽微今謂觀則瞻觀八極八極者八方也人若能安神定志則通徹微妙洞見幽玄幽玄與微妙者太玄真一之極果也故五千文上經云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微也今經本微字錯作徽此則字之相類傳寫之誤其來日久矣

 

  《上清變化經西臺之館二真服御之處刻錄之所

 

  又云九玄之館

 

  又云太極觀上元上真變化處也

 

  又云紫上觀太靈真文祕在其中

 

  《上清經協晨靈觀玉晨道君居之

 

  《真誥易遷館協晨夫人居之

 

  《三元布經元始天王於明霞之觀將上真玉檢下授三天玉童也

 

  《靈書經北方鬱單之國有洞靈之館高與雲齊其處闇冥四面無光別有洞靈之館朗然而現四面洞徹如日中景也天尊封天文於此館中故名之為洞靈之館

 

  又云太上道君時於南丹洞陽上館栢陵舍中稽首禮問元始天尊為說罪根上品經

 

  《靈寶隱語合景北靈館雲上携手飛

 

  又云常融天有紫微之館處乎玉清之上煥乎紫虛之中

 

  又云過度三界之庭升入太靈之館也

 

  《太上飛行經道君逍遙羽陰之館息乎洞豪之門

 

  《八節謝罪經八節之日上皇太帝君乃登廣寒上清之境上清靈宅太空之闕丹紫之臺長綿玉樓群仙集于太微之觀議定天下萬民之罪福也

 

  《道學傳吳猛字世雲登山詩曰仰瞻列仙館俯察玉神宅

 

  又云許玉斧玄孫靈真梁代在茅山敕為立嗣真館以褒遠祖之德也陶隱居所住朱陽館即是許長史舊宅也

 

  又云孔靈產字彥靈會稽山陰人也深研道要遍覽仙籍宋明帝於禹穴之側立懷仙館詔使居焉

 

  又云陳高祖於義仙館發講蘭陵人蕭子禕字虔華被褐起座捨所造織成經巾以充供養禕後卒法式經書悉入公家安國館經巾至今猶存也

 

  又云梁世祖於天目山立太清館招諸道眾同來憩止也

 

  《太洞經元龜山有九靈之玉館太帝玉妃之所在也

 

  《本相經高陽國中有長樂舍方圓一丈二尺其舍表裹悉有天景大混文字題在四面營衛此舍也

 

  《皇人守三一經峨眉山皇人以蒼玉為屋黃金為局腳狀也五色為垣也

 

  《登真隱訣燕口山亦名方源館昔孝明於此合神丹而升玄洲也

 

  又云古人曾合九鼎丹於此也

 

  《十洲記瀛洲有金鑾之觀飾以眾瑤直上峰雲中有青黎瑤几覆以雲執之素刻水碧為倒龍之狀懸火精為日刻黑玉為烏以水精為月請瑤為蟾兔於地下為機捩使昏明弦望不虧時時有香風泠然而至張袖受之則歷紀不厭矣

 

  《鳳臺曲素上經月朗西華館意合廣寒宮婆娑紫鳳下蕭條九嶺峰流盼無窮野仰觀劫刃中

 

  《上皇先生紫晨經金童攀雲而侍輪玉女躡虛而衛靈東遊碧水之館洞淵浩靈極清之源

 

  《登真隱訣大茅山西立華陽上下二館

 

  又云方山下有宇幽館多有學道人居之

 

  又云宋景王立館館主王文清也

 

  《上清三天正法清微館三天頌文出其內

 

  《八術神虎隱文太真之館太微天帝君受消魔智慧神虎金符處也

 

  《三九素語玉精真訣高上玉館三九素語隱在其中

 

  《玉帝七聖玄紀經景霄觀上帝君之所處

 

  又云紫虛玉館皇人相期處

 

  《三道順行經紫霞內觀,《八素真經在其中

 

  《玉光八景經玉虛之觀太上道君反寂之處

 

  《玉精真訣高上玉館在紫虛之天,《三九素語·玉精真訣封在其內

 

  《大洞真經下映天洞觀金真玉經在其中

 

  《大洞經下道君登碧水之虛臺觀滄洲之紫館

 

  《三天正法九玄帝君謌曰結芒太霞館流盼無窮齡又青童君謌曰藹味上清館豈覺有餘滯

 

  《大有妙經龍吟絁宅府鳳嘯太霄館

 

  《大洞玉經注帝君乘丹霄而啟道太冥披緑霞而明微煥乎金塘之館也

 

  又云金琅館在玉清天中上皇真人治其中

 

  又云崑崙山上有九靈之館上接縱璣之輪下在太室之中西王母之所治也

 

  《龜山元籙上遊五嶺峰群翔太華觀

 

  《七轉紫晨君上經上皇先生頤神神州之闕蕭條無崖之館

 

  《上清八景飛經太上大道君蕭蕭太龜之上放浪於無崖之外各反玉虛之館

 

  《真誥桐栢真人謌曰寫我金庭館解駕三秀畿夜芝披華峰咀嚼無長飢

 

  《真誥領略三奇觀浮景絕翔冥

 

  又云鬱藹非真墟太無為我館

 

  《真誥紫闕構虛上玄館衝絕飈

 

  又云翳藹紫微館鬱臺散景飈

 

  又云受精玄漢故改容於三陰之館

 

  《昇玄經有浮雲觀天尊遊行之所也

 

  《大洞真經森朗都有中黃太一上帝之館始元童子在其內

 

  《龍飛尺素隱訣太真丈人遊賞紫虛之館

 

  又云藹沫太虛館靈風散奇香

 

  又云栢成子谷希子廣成子青真子遊三素八輪綺異之觀也

 

  《白羽黑翮經太真丈人盤遊紫虛之館息駕無崖之端

 

  又云太真丈人北到朔陰洞玄之館寒水之鄉

 

  《上清變化經南極長生司命君遊金洞素靈之館遇九靈金母太素三元君受龜山元籙又登太一上帝之館太霄琅書》。

 

  又云皇上度紫石於丹靈刻錄西臺之館定禮於東華之方合變於三素之氣仰披晨登之光

 

  又云上引紫虛之氣下觀混混之源心注九玄之上館目羅中真之顏也

 

  《飛行羽經上太上道君昔遊於北天策駕廣寒足踐華蓋手排九元逸景雲宮遨戲北玄息乎洞豪之門羽陰之館盻縱璣以召運促劫會以舞輪歎萬物而彫喪俯天地而長存

 

  《神州七轉七變經紫晨上皇先生怡神神州之闕蕭條無崖之館匡制三五之運拯化承唐之難

 

  又云明梁之館變白為青

 

  又云豁落丹霄觀幽寥冥運彰

 

  又云上晏九霄館蕭登玉清宮

 

  又云高上儼龍駕宴景紫霄館

 

  《玉珮金璫上經太上隱玄寶章處於玉清之館

 

  又云上清陰景內真之經處上清之館太霄之中也

 

  《太霄紫書朝遊西臺館夕憩扶桑宮

 

  又云豁落紫虛館慶雲隨化消

 

  又云執契太霄館歸真玄文章

 

  《外國放品經青童君逍遙紫虛之館也

 

  《上清投詞儀晏寢太常館峻嶒阿母庭

 

  《空洞靈章虛明天有梵行大館元正臨止司命執筭

 

  《昇玄經太上於崑崙治中進登天首大治七寶道德觀上以告張天師云吾道出於無先太初之前

 

  又云身居虎豹之藪心在福德之觀

 

  《洞玄經紫微太靈館梵度天中內音書其上也

 

  又云扶桑司靈館元洞天中內音書其上

 

  又云北靈上館翁重天中內音書其上

 

  又云北靈館七曜天中內音書其上

 

  又云紫陽館文舉天中內音書其上

 

  又云洞靈元陽館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靈寶南天大聖眾至真尊神無極大道南上赤帝丹靈老子太和玉女長生司馬好生君司命司錄南極度世君萬福君常以月二十三日會此館集校天人祿命長短

 

  《洞真經金洞素靈館九靈金母太素三元君所居

 

  又云清微上館元始天王之所居

 

  又云蘂珠日闕館太上高聖玉晨道君所居

 

  《道迹經月上館元始天王出皇民士叫錄於其內

 

  《五煉生尸經昔善忍國有道士晃信然得道為元靈老君南官書其道跡在紫微之館也

 

  《內音玉字下紫微館處乎玉清之上中有陀丘之眾駐億萬人陀丘者是新得度受靈之人也功德未備故停散其中又有太靈之館梵度天王治其中

 

  《大洞玉經三十九章九天之之上有金墉之館玉帝之所處也

 

  又云崑崙山上有靈芝觀上接璇璣之輪下在太空之中西王母之所治也

 

  《後聖道君列紀豁落丹霄觀清寥冥運彰

 

  《八素陽訝九章放曹太微觀峻嶒九玄所中有執寂賢洞嘯靜冥處

 

  又云北辰結朱館疑峙九虛嶺

 

  又云鬱儀清虛觀結璘絕煙際

 

  又云洞遊無名館龍旅迴瓊輪

 

  《三皇經峨峨皇極觀赫赫瓊林房

 

  又云相隨龜山館謌嘯扶桑林

 

  尹喜樓觀本記昔周康王聞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為大夫因號喜宅為樓觀在後周穆王為修此觀召幽逸之人為道士置其中自爾相承至令不絕

 

  《老君聖紀周穆王又為鎬京人杜沖字玄逸修觀置沖為道士於其中沖後得為太極真人也是知人間置觀起自周康王也若置道士於觀中又發自周穆王也若是道士之名先起自於天地兩判初分之日也仙觀之號又先起天地兩判四天之前在大羅天大羅天上有玉京之山玄都之仙觀也

 

  《道學傳宋文帝為陸先生置崇虛館劉法先為館主封國師董率法彭城人也宋明帝徵為崇虛館主

 

  又云梁天臥十五年為陶隱居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也

 

  又云張允之吳郡嘉興人也少而出家依隨師友五年被敕為茅山南洞崇元館主後館前別地為金陵館靜隔人物修習至道焉

 

  薛彪之晉陵人齊高帝時往茅山結宇松餐澗飲彌歷年歲齊高帝時革命訪求道逸知彪之守志丘壑不顧榮位乃敕於此山為金陵館主也

 

  成童孫字安仁義興國山縣人也性識沉敏獨立不草少年出家長齋蔬食遠近賞揖莫不增信梁天監十六年敕為靜心館上座儀軌一眾甚有風德也

 

  孟智周丹陽建業人也宋朝於崇虛館講說作十方懺文

 

  薛彪之晉陵人也齊建武二年停東川採訪真祕三年乃反啟救於大茅山東嶺立洞天館也

 

  蔣負芻義興人也去來茅山有志棲託齊高皇帝於山造館建元二年敕請於宗陽館行道也負芻又於許長史舊宅立陪真館應接劬勞乃以館事付第二息弘素專修上法也

 

  東鄉宗超字逸倫高密黔陬人也乃捨所居舊宅為希玄道觀乃蘿草結庵編蓬捶槿躬與門徒自運筋力雖未雕削不日而就也

 

  梁簡文時廬陵威王在鎮大為起造房宇廊廡莫不華壯供養法具咸悉精奇唯先生所居茅茨不改衣服林帷務存簡率常坐一圓枯移榻遂有膝痕卉冠菅席穿决不換也

 

  又云道士張法猛黿潭石渚之陽立石渚館請賈稜於館三年講說梁帝於石渚館令嚴寄之於其中厨醮悉以菜也賈稜傳

 

  宋初長沙景王就許長史宅地之東起道士精舍梁天監十三年敕貿此精舍立為朱陽館也宋明帝召陸先生權住騾騎航扈客子精舍勞問相望是知精舍通在三教稱之也

 

  殷法仁字玆道陳郡陽夏人也少而出家勤習誦長齋菜食有陳文訶京師富室起義仙館請法仁居焉

 

  九真館晉陵曲阿人王靈璵字善寶之所住專修上道也敕給館民二百館戶金繒香藥事事豐多

 

  謝暄字元映陳郡陽夏人也長齋菜食專務修道上虞山剪棘開路成立山館有若神功也

 

  苲定字叔安信義南沙人也好神仙弱年入海虞山師謝暄暄見其有志令住元陽館看視朱公經也又於元腸館右別立精舍絕人行也

 

  陸修靜字元德吳興東遷人也於廬山東南瀑布巖下起觀名曰簡寂處所幽深構造壯異見者肅然興崑閬之想後人因以修靜號曰簡寂先生

 

  王僧鎮梁州晉壽人也乃於判州安陸起福堂館還過郢州又起神王館並極華整又於衡嶽起九真館

 

  荊州有始興館穎州庚承仙講道經於其中

 

  褚伯玉字元璩吳郡錢塘人也隱南嶽瀑布山妙該術解深覽圖祕採鍊納御靡不畢為齊高祖詔吳會二郡以禮資迎又辭以疾俄而高逝高祖追悼乃語於瀑布山下立太平館伯玉好讀太平經》,兼修其道故為館名也

 

  孫嶽字玄達東陽永康人也齊永明三年敕徵為興世館主遂密修至道殷勤誘接伏膺受業者常數百人

 

  又云太守王亮縣令顧撝永明中啟臺於郊為晉陵人李景遊字慧觀立棲真館將欲締構之夕夢見淹成王施柱二十助立道場尋至城中水處即見柟柱滿水取既滿數便沒俗言他淹成王是戰國時人也

 

  許明業扶風赤崗人也少年出家長齋蔬食梁太清中為州刺史南平王請出城北神王館供養值亂因入武昌青溪山立館遠近崇仰之也

 

  楊超字超遠東海人梁時入吳包山為林屋館主門徒盈千人又為華陽館主於華陽之東別立招真館焉

 

  馮法先字法遠晉陵曲阿人也陳時茅山起崇元館莫不壯麗陳武帝初晉陵有一僧死得七日云天堂有一處正構立大堂云擬茅山馮先生此僧更活欲來山中訪覓驗其所見於山下見山中人出訪問知有此公猶在世也

 

  張裕天師之十二世孫少小出家梁天監中於虞山起招真館居之能致仙道也

 

  史襲先字繼道吳人也捨妻長齋起館梁武帝嘉之賜名曰大通玄館也

 

  又有徐師子字德威東梅人也出家蔬食陳武帝立宗虛大館引師子為其館主也

 

  王遠起太原人也善禮懺領集真館主三周行道也

 

  淳于普洽字法洞吳郡人也少出家市北有石名生捨宅為館名為崇信以普洽為館主也

 

  張元妃字凈明居曲阿蔡坡村後出都造至德館於東府城北梁武時也又請以後屏迹茅山復於南洞造玄明館絕穀休根專事吐納也以永定三年往海虞山於南沙丘館告化還葬茅山也

 

  又有李令稱者廬陵女人也少出家離俗入廬山於千福鄉延靜里造精舍名曰華館

 

  梁元帝時人律曰安靖治於天德天德者甲乙丙丁之地也民家曰靖也師家曰治也長一丈八尺廣一丈六尺凡佩仙靈符籙治職皆須安治法座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一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二

作者王懸 唐朝 卷之三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姊妹计划姊妹计划: 数据项

  樓閣品

 

  下文仙堂中有七寶莊舍

 

  《洞神經蓬萊山有金樓閣高六百四十里

 

  《內音登阤樓之上八望三界之鄉

 

  《大洞玉訣列金門於太素丹樓

 

  《大洞玉經太元在空洞之表太素在幽玄之上九空列金門於太素之天丹樓沓十重於太元之庭也

 

  《太一洞真玄經飛闕天道寶殿之間內有金房中有太真號曰天皇

 

  《玉經諸受仙真玉籙者皆登此金華之樓也

 

  《大洞真經層樓萬里三氣成煙玉闕虛靜丹門幽深金牌玉櫃符籍五篇

 

  又云有帝圖於紫府刊仙名於金閣

 

  《洞真經有太一金閣

 

  《七星移度經北帝落死南闕注生東華金闕得上我名無窮之願與我齊并

 

  《紫度炎光經骨命以定玄閣錄宇已有生名仙籍故也

 

  《太一金真記素靈玄洞經上皇太帝君玉尊陛下乃上登清靈宅太虛之闕丹城紫臺長綿玉樓太微之觀上開九天之門請諸九天之真太上三老君北極諸真乃八海大神下命五嶽名山諸得仙者靈尊萬萬並會于寥陽之殿共集議天下萬民之罪福記諸吉凶學道勤懈也

 

  《飛行羽經上序陽明星上有青城玉樓據斗真人號曰九晨君也陰精星有五色玉樓攀魁真人號曰北上晨君也真人星上黃臺玉樓真人玉樓真人號曰仙華晨君處之玄冥星有朱臺玉樓步斗真人號玄上飛蓋晨君處之丹元星有素臺金樓躡紀真人號曰金剛七晨君處之北極星有玄臺玉樓步綱真人號曰北辰飛華君處之天關星有九層玉樓乘龍真人號曰總靈九元北蓋晨君處之輔星有紫氣玉樓遊行三命真人號曰帝尊九晨君處之

 

  《洞神經覽觀元化人累劫曾息樓千年臥復起畢竟無終休

 

  《五勝符東勝之符祕於玄瑤青林之樓崇丘蘭瓊之室

 

  九華真妃曰遠升辰樓飛星擲光

 

  《本行經胄那國王有百口登樓也

 

  《洞玄經紫微長樓在禁上天中內音書其上

 

  《洞真經金華樓仙真玉籙在其中

 

  《洞玄經玄都長樓皇曾天中內音書其上

 

  內音王字下九層之樓結雲氣而成在太黃翁重之夫亦有內音在其中

 

  《太洞玉經· 三十九章》:太清天中有金華樓諸受仙真玉籙者皆在此也

 

  《八素真經玄名碧書早刻瓊閣

 

  又云九宮之中唯有太玄玉書金閣也

 

  又云九宮之中住有太玄符

 

  《金書玉字上經骨命已定於玄閣錄字已有生名仙籍故八素陽謌

 

  《九章玄臺結九閣丹棑落翠精

 

  《道學傳陶弘景字通明魏郡人也明帝時棲憩鍾嶺隱居更造樓深自潜匿以修道也

 

  又云刻州長史柳悅啟割城西棲霞樓下羅含章臺為國家造館留梁州晉壽人王僧鎮為館主也宋世宗明皇帝開嶽以禮真命築館以招幽逸乃鑽峰構宇刊石裁基聳桂榭於霞巘架椒樓於煙壑風閨竚鳳月戶懷仙求道望於海隅簡素德以居之也

 

  又云王道憐彭城女人也志願出家乃入龍山貨貿衣資自造館宇名曰玄曜重閣連房不日而就壯而甚速有若神助也

 

  《南嶽夫人內傳太極已注夫人之名東華之閣丹文錄籍應為紫虛元君也

 

  《趙文和傳有七寶樓閣也

 

  仙房品

 

  《本相經仙房者道士服氣之室也

 

  《趙文和傳有四鎮房舍

 

  九華經琅軒朱房內上德煥絳霞

 

  《太真科上有陰仙房又有青昇房萬福房皆天師教化處

 

  《太真科下有七寶華房高上太真居之

 

  《玉晨明鏡經有金華洞房三素元君坐之

 

  《大洞真經有無名之房

 

  《大洞真經在其中。《真人八素陽歌有玄丘房令受當仙之人。《上清經有蘂珠之房玉晨道君居之又有積霄房扶桑大帝君居之

 

  《道迹經此房在八淳山上清之境

 

  《三元布經元始天王於太霄雲房以上真玉檢下授三天玉童也

 

  又云九曲丹房上元君主之

 

  《大洞雌一篇目讀帝君隱書於三素洞房也

 

  《道迹經盼觀七曜房朗朗亦冥冥

 

  《靈寶隱語景霄仙人披九玄之房駕三色之雲更生法輪之門

 

  《靈寶隱語又云披長夜之戶明九幽之房度身之界進入寂庭也

 

  《登真隱訣》:有玉清琳房玉札紫文在其中也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天尊引眾真入九光華房也

 

  《大洞玉訣三華之房在玉清之內陽安元君之所處也

 

  又云三元元君入流逸之房也

 

  《茅君內傳白玉竈山有朱紫之房西王母處之太上黃素方白赤氣之王入五道之玉房也

 

  《大洞玉訣崑崙山一曰積石瑤房

 

  王子年拾遺記崑崙山南有丹密雲房望之如丹霞也

 

  《洞玄經通真房在皇崖天中,《內音書在其內

 

  又云玉房,《五老寶經十二願》、《玄母八門》、《三十九章經藏其內素靈房,《三九素語》、《玄丹止化三真洞元之道藏其內金房太微天帝君祕九丹上仙之所元始五老又祕五篇真文於其內金華紫房五老祕文藏其內朱映房化應天王治其內九曲房波梨答和天王治其內也

 

  《洞真經瓊房高上玉帝藏金玄羽章》,《萬神隱音藏其內三華房在玉城內陽安元君之所處

 

  《中書律》:七映紫房上道寶經藏其內也

 

  《內音第三天有七映之房道君所都也太玄都中宮

 

  《女青律文上真寶符藏於高上七映朱房瓊林紫戶也

 

  《登真此房在上清境

 

  《南嶽夫人傳若俗中讀大洞真經則三官北帝微亂其音不得聲參紫極之靈房也

 

  又云方諸青童歌曰盼觀七曜房朗朗亦冥冥也

 

  又云清虛真人歌曰解襟墉房裹神鈴鳴蒨璨

 

  《登真隱訣第一有玉字洞房上清中真品經在其內也

 

  《三元真一經玄丹洞房道訣隱其內也

 

  《三元玉檢經紫煙運霄軿乘風蕩玄房

 

  又云靈都北房有天書玉字方一丈也

 

  《玉光八景經玉寶瓊房,《玉光八景經封其內

 

  《金根經九老仙都之房,《上清內觀上法封其內

 

  《大有經上素靈房中,《三九素語祕在其中

 

  又云金華洞房,《大洞真經在其中

 

  《太一帝君真玄經太上六合紫房之內,《太丹隱書在其中南極元君主之

 

  《三元布經又云雌一洞房三素元君在其中

 

  又云金華雌一洞房所在也

 

  《玉清隱書金華房太微天帝君閑居之處也

 

  又云上元禁君超玉虛之天啟五真之房也

 

  又上皇玉帝君云寢晏頤緣房飛步秀玉京也

 

  又云上皇玉帝盼眸於瓊華之房又命太微帝君使坐引萬靈於房軒散香華於玉室陳天鈞之廣樂

 

  又云瓊霞房者,《上皇玉慧玉清隱書》、《金玄隱玄羽經在其內

 

  《玉經注元虛黃房其晨仙君所治處也

 

  《登真隱訣蘇君傳北極紫房上帝尊神之房也又有玉霄琳房在玉清之境也又有丹微房在上清西王母所居

 

  又云靈射丹闕黃房在上清境方諸東華山上青童君所居

 

  《真誥第二紫清內宮傳妃玉觀香歌云駕欻遨八虛徊晏東華房阿母延軒觀朗嘯躡靈風又紫微夫人歌曰列坐九靈房叩璈吟太無

 

  《真誥甄命第四方諸宮東華上房有靈妃歌曲也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九晨帝君坐在大極紫房也又有九天之房,《太上鬱儀赤文封其內又有八景上房珠景赤童在其內吟玉晨之詞

 

  《漢武內傳紫翠丹房紫霄絳房西王母居之

 

  《大洞經中卷玉清王咒曰遂隱上清室羽明帝一房也

 

  又云明出窮開陰入精六合房

 

  又云列坐震靈席混合五日房

 

  又云鏡心丹玄熙紫氣泥丸房

 

  又云福積丹玄內發光泥丸房

 

  《大洞真經》:無名房,《大洞真經在其內

 

  又云栢成欻生與鼇臺西母登龍臺入隱室飛爵□,酣金液留連於晨光之房掇隱芝以薦饌拾月鳳以俎脯震檀馥於靈郊廣樂響乎八海天津有停徊之波八風扇神軒之羽遂芝白欻生而促席矣

 

  《文始內傳流雲七色之房無上真人之所居

 

  《道學傳第二龍威丈人入洞穴於玉房之中見一卷素書字不可解也

 

  《靈寶誡三十六仙內科神童玉女身還太素之房

 

  《九赤斑符上經北嶽恒山君注我名於紫簡之房

 

  《大洞雌一篇目金晨以冠玉童之顏煥明暢於積感之房

 

  又云三素元君在天華之房

 

  《太真科上卷青昇房天師朝禮處也

 

  《四極明科》:有金華房又有大有之房,《五帝神訣祕在其中又有玄都玉房,《太微黃書八卷祕在其中

 

  《上清變化七十四方經南極長生司命君登玄瑤之洞隱巖之房也

 

  又云:《元始寶籙祕於九折洞房經三萬劫一傳也

 

  又云元始天尊乘碧霞九靈流景雲興上登太空瓊臺寒靈紫殿黃房之中以授南極長生元君上清變化七十四方解形之道

 

  《三元布經又云南極長生元君未能重登玄圃金牖之房也

 

  《飛行珊經上太上大道君登雲景之上丹靈朱房清齋三月也

 

  《飛行羽經升玄上記上造朱房役使萬神

 

  《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丹靈啟碧室緑庭披五房

 

  又云無英落雲資結秀玉陽房

 

  《消魔祕戶訣:《太素洞經藏高上虛皇丹房之裹也

 

  《外國放品經青童君徘徊青華之房也

 

  《赤書玉訣下元始下元天四司真人常以月二十九日上會高皇天太玄都玉京黃房以朝天真也

 

  《上清投詞儀朝濟碧海波飛輪辭緑房

 

  《八術經下金蘭紫房,《真皇道君玉諱藏其中

 

  《眾為篇經又云中演玄洞符坦明八幽房

 

  《空洞靈章七曜煥上清鬱儀晞琳房

 

  《道迹經黃華英房元始天王命五老上真仙都仙公出解形之道三元布經授南極長生司命君之所

 

  又云九玄玉房,《大洞真經祕其上

 

  《洞玄經九光華房元始天尊引眾真入其內

 

  又云玄都紫房極風天中內音書其上

 

  《道邊經南極紫房上相青童君藏七星移度經於其內

 

  《內音玉字下宛都房都監神之所治總眾真黃簡之文

 

  又云紫微宮中有神纓之童滅度之戶得神纓之童一歌無量之章立得反形於三練之房身受自然之氣懽樂無窮之齡

 

  《二十四生圖時降金霄人解袴三素房

 

  《大洞玉經三十九章又云三便者太上金房之名五老延日以曲照之

 

  又云上元天有五道之玉房名書仙簡入其中

 

  後聖道君列紀道君育氣於丹素之房

 

  《金書玉字上經丹瑤玉房存九星之人得往其中

 

  《八素陽歌九章朝入希林宇夕宴丹微房

 

  又云玄丘房中神童神女所歌處也

 

  又云齊驤八落外高步閶闔房

 

  《奔日月二景隱文:《鬱儀赤文》,結璘黃童祕在九天之房也

 

  又云:《玉清隱書藏瓊瑤之房

 

  《三皇經峨峨皇極觀赫赫瓊林房

 

  《 四極明科:《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祕於高上大有之天九玄玉房之內

 

  又云:《大有妙經》,祕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宮金臺玉室素靈房中也

 

  又云:《消魔智慧經七卷藏於玉清之闕高上虛皇丹房也

 

  又云:《 飛步天綱》,祕在高靈玉虛紫房之內

 

  又云:《三天正法》,祕於九天之上玉清金房紫戶之內

 

  又云:《五行祕符》,祕於玉京玄房也

 

  又云:《玉珮金璫太霄隱書》、《七聖玄紀》,祕於九天之上七寶紫映之房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二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三

作者王懸 唐朝 卷之四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姊妹计划姊妹计划: 数据项

  寶臺品

 

  《本相經第十六七寶玄臺高於地上一百餘丈上下九級周匝八面級有一治各有金格玉格磬八十一枚晝夜六時自然而唱八十音同聲而發微而疏朗其聲和雅宛利國土莫不聞聲一切眾生皆望其音叉手擎拳向音而禮第十一云黃玉臺神鈴懸空自然而鳴也

 

  《法輪經若見臺館思念無量普瞻八極身與我神洞見幽微

 

  《玉京山經岧岧天寶臺光明爛流

 

  《日注天寶臺九層玄臺也

 

  《昇玄第三經八面寶臺其臺極高妙種種莊嚴善勝大士之所乘也

 

  《五勝文南勝之符祕於玄瓊之臺鳳林之丘丹霄之景

 

  又云駕龍飛騰於西華之臺謁拜帝真

 

  又云西勝之符祕於紫鳳崇臺之室

 

  又云勝于晨暉垂曜於順北之臺謁拜帝真

 

  又云北勝之符祕於清玄蘭鹵瓊寶之臺

 

  又云玄文飄颻玄治崇臺

 

  又云中央之符祕於玉京之下崇臺之中

 

  《赤書玉訣經下元始五老常以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會於上上三天靈都宮元陽紫微之臺集筭天元推校運度

 

  又云元始北天大聖常以月八日上會靈寶玄都北上玉山陰元臺以朝天也

 

  又云元始東南天大聖常以月十八日會靈寶太玄都玉京山洞靈丹臺以朝天文也

 

  又云太玄上宮太素真人常以春分之日會諸仙官於崑崙瑤臺校定靈寶真經》。

 

  又云陽臺真人常以立冬之日會諸仙官玉女於靈寶陽臺之上校學道簿錄

 

  《本行經有尋真玉臺閻浮利國宛王為女度明之所造也

 

  《法輪經法輪藏於太上六合臺

 

  又云紫蘭臺瓊文紫字在其中

 

  又云吾開八門偈出太上玄臺也

 

  《眾篇經天尊引眾真入太空金臺也

 

  《空洞靈章紫微煥七臺騫樹秀玉霞

 

  《九天生神章:《生神章祕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陽玉臺亦見五鍊生尸經》。

 

  《本相經第十八至德上樓臺常樂無上賓

 

  又云七寶紫金室淡泊常樂臺

 

  第十九云紫氣結治合紫氣之臺金門玉戶開張納眾也

 

  第二十經云天運當促真文收還大羅之外玉芒玄臺

 

  又云習仙招魂神臺南海外阿阤加國王女名好求學道之處女於此仙去王即於其處更起集靈臺三師堂說文室以為廣度一千人在其中

 

  《金房度命上經南極總司禁君於洞虛鳳京紫臺請問天尊度命之方也

 

  《昇玄經第六云容預玄都臺稽首禮太无

 

  《內音玉字九層之臺處乎玉京之山煥乎玄都之上飛天常散百合之香流五雲之華臺上有太真玉郎一日三迴十絕之旛一周則諸天上朝繞臺三匝誦詠洞章

 

  又云馥朗天中玉京玄臺之別號西靈真人常誦無量洞章遊行其上

 

  又云升乎玉清之中上朝紫微之臺

 

  《八節謝罪經上皇太帝君以八節之日登于丹紫臺議定萬民之罪福也

 

  《大洞玉經三十九章德刃者九天之臺名又云明真之臺亦在九天有三日出焉地上之音呼明真曰鳳生也

 

  又云玉清天中有綺合臺下有萬津之海也

 

  又云龍山者是玉清天中高臺之名地上之音呼秀朗為明堂也

 

  又云西田之夜臺亦太帝所處臺臨流汨之池方圓百里高仙來遊三元迴駕此臺在太初天中

 

  《赤班符元始天王藏九赤班符於上清斑瑤臺也

 

  《茅君內傳玉清天中有散華臺是四斗七晨道君之所治也

 

  又云晨中真人帶迎延真符於滄浪之臺

 

  又云太帝君作扶桑抄會方之臺也

 

  《後聖道君列紀: 後聖彭君治在靈上光臺也

 

  《金書玉字上經西玄洞臺有金書,《洞房經

 

  《太元上經玉景上元大虎符在太元西瑤臺也

 

  又云威王之咒藏於九天玉清之上太元西靈之臺

 

  《導引三光經三光耀八會落落九玄臺

 

  又云定光真人皇曾天絕觀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九變真人在玉貌天誥陽元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導仙真人在何童天華林蔭雲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雲華真人在平育天玄唱寶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陽玉真人在文舉天迴陰太真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法氣真人在摩夷天雲結飛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澤嬰真人在越衡天無量極觀臺中導引元氣。、

 

  又云流精真人在濛翳天十絕九華臺中導引元氣

 

  《三光八素陽謌九章玄臺結九閣丹排落翠精

 

  《奔日月二景隱文隱璘黃章藏之丹瑤之臺也

 

  又云高上臺金柱玉壁鬱儀結璘經之篇目也

 

  《本相經第十一扶桑之地有元始法堂堂中有七寶經臺五部尊經苞之其內者一曰大洞真經》,苞之於青玉函二日靈寶真經》,苞之於赤玉匱三曰無量三昧經》,苞之於白玉函四曰道德神真經》,苞之於黑玉匱五曰本相天景經》,苞之於黃玉臺神鈴懸空自然而鳴仙童玉女手持花香寶符供養于今不絕也

 

  《洞真迴元九道經抗轡玄羽臺飛行九玄所

 

  又云空生九靈臺煥精曜太霞

 

  《三百觀身大戒經七寶流霞臺太上天尊治其中

 

  《起尸度亡人經峨峨紫鳳城岧岧九天臺也

 

  《道學傳第十八宋長沙王為東海丹徒人倪道存起淳栢經臺也

 

  第二十卷云傳禮和北地人漢桓帝外甥侍中傳建之女也得道度入易遷宮中為含真臺之主也

 

  《列仙傳脩羊公者魏人也置石羊於通靈臺上云不知所之

 

  《太平經第一百十四云靈上光臺太師彭廣淵治其中

 

  又云太空瓊臺太平道君處之

 

  《大洞真經閬風玉臺總司學道仙籍也

 

  《七十四變化經紫微臺下元八景符祕在其中

 

  《本行經真君玉臺高百丈浮利國宛王女度明處之

 

  《上清經廣桑山始暉庭希林臺扶桑太帝君居之

 

  又云靈上光臺保皇道君居之六云衡山朱臺上真君居之

 

  《真誥經方丈室昭靈李夫人治此臺也

 

  又云含真臺協晨夫人居之

 

  《真誥經白玉龜臺九靈太真元君封於此也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序太空金臺天尊坐處也

 

  《龜山元籙下元籙在南極之臺也

 

  《本相經太清玉寶臺法靜真人說元陽經處也

 

  又云天尊於東方大浮黎國中清玄玉臺靈寶真文

 

  又云天尊於無量國中九合玄臺升於七寶鳳机師子座上本相妙經》。

 

  又云天尊於無量國中紫氣浩浩合成六合紫氣之臺金門玉戶開張納眾也

 

  又云於清靈始老國清玉九合玄臺本相經》。

 

  又云東華九合玄臺累玉而成也

 

  《靈寶隱語九都者九層之臺處于玉京之山煥乎玄都之上

 

  又云馥朗天是玉京玄臺之別號西靈真人常誦無量洞章》,旋行其傷上也

 

  《五鈴仙上符太微天帝君登九玄虛生之臺五符空映若存若亡

 

  《登真隱訣有上清仙臺金書在其中

 

  又云太極九玄臺霄碧簡文在其中

 

  又云方諸拂那臺刻上生名之所也

 

  又云玄都丹臺白玉金名在其中

 

  《三道順行經後學得仙登九鳳之臺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天尊引眾真入太空臺也

 

  《太丹真經綺合臺在玉清天中也

 

  《大洞經下:《黃老元君經封素瑤臺及北寒金臺

 

  《本行經通陽之臺皇妃學道處也

 

  《真誥朱孺子吳未入赤水山學道道成乘五色雲車登天今在積石臺

 

  又云含真臺洞天中張微子漢昭帝時人好道入於此也

 

  《大洞記崑崙山一曰玄圃臺也亦見十洲記

 

  《元始寶真經西王母靜齋龜山登華瓊臺朝禮玄文也

 

  《洞玄經始陽臺在阮樂天中內音書在其中也

 

  又云元陽紫微臺在上上三天天老尊神諸天帝皇妙行真人一歲六會於其上集筭天元推校運度

 

  《洞真經蔥萬玄靈臺,《五老寶經十二願》、《玄母八問》、《三十九章經藏其內金臺者,《三九素語玄丹化三真洞元之道藏其內也

 

  又云高上藏三元玉格》、《三元布經於其內也

 

  又云無鞅玄臺鬱單無量天王治其內七寶瓊臺上上禪善天王治其內朱宮瓊臺寂然天王治其內九層玉臺不驕樂天王治其內紫瓊玉臺迦摩天王治其內

 

  又云九層玉臺在九天天天關之上有上皇太真高帝玉名及後聖真人簿錄太虛玉晨監典之六層玉臺在九天天關之上有金簡玉札及紫鳳丹章十萬篇太上冥冥玉郎典之三層玉臺在九天天關之上有太清寶經三百卷及真人學仙簿錄簡目大帝監真玉司郎典之

 

  又云瑤臺者高上帝藏金玄羽章》、《萬神隱音於其內

 

  又云七映紫臺躡步天綱空常內名藏其內

 

  又云綺合臺龍山臺秀朗臺地皇上真之所遊處

 

  《洞玄經陽臺者賈弈天中內音書其上也。.

 

  《四極明科帝譽之時九天真王駕九龍之輿降牧德之臺授帝此真文也

 

  《本行經那林昌玉臺太上道君所封之處也

 

  《上清三天正法三元玄臺六天符在其位

 

  《三元玉格三玄臺,《玉格紫文九天真書在其內

 

  又云西沙方臺上真三元之檢在其中也

 

  又云晨燈之臺飛天檢文在其中昭明九天之上也

 

  又云金墉之臺,《三元玉格刻題其中

 

  又云鳳生之臺太真金書在其內

 

  《金簡玉字經洞天陽臺,《玉珮金璫經在其內也

 

  《玉光八景經玉寶臺太空之章封其內

 

  又云太上道君還登峻嶒之臺九曲之房

 

  《太上大有經上太玄靈臺,《玄都九真明科在其內

 

  《玄母八門經東晨之臺無極高真之所處也

 

  《大洞經下北寒金臺龍華玉女在其內

 

  又云彌梵羅臺在玉清之天太上玉皇明上大道君掌高清太無極上道隱之符處也

 

  《洞房經無極高真徘徊九天高會七虛乘空洞之流軿轡太霄之圖車出安黃房之內入登東晨之臺遊戲丹田之下寢宴陵青之霞也

 

  《大洞玉經歡熙於徊風之交鳴玉於九靈之臺也

 

  又云龍山是玉清天中高臺名也天帝玉字在其中也

 

  又云秀朗仙臺者玉清天中仙臺也地上呼秀朗為明堂也

 

  《玉經玉真天中有明氣之光洞照三元之臺也

 

  又云會方之臺太帝君之所治也

 

  《茅君傳盈命飛飈之車詣衡山之朱臺謁太虛真人也

 

  又云金臺者上真內經封其中

 

  《太上金簡內文玄羽臺者下有釆真童仰招玉晨侣

 

  又云九靈臺者玉霄映北朔瓊條隱林柯空生九靈臺煥精耀太霞

 

  《上清元君道經朱火之臺者太極元君乘陵羽之車鳴鐘以升之

 

  《玉京山經仰觀劫仞臺俯眄紫雲羅

 

  《上皇玉靈君道經德仞者天之臺名地上之音呼德仞曰生華

 

  又云明真之臺煥乎九霄之上有三日出焉地上之音呼明真曰風生也

 

  《上清八景飛經玉寶臺三元君之所登也

 

  《登真隱訣第四云玄真白龜臺,《明堂玄真經在其中

 

  又云崑崙瑤臺西王母之宮所謂西瑤上臺天真祕文盡在其中

 

  《登真隱訣上清之境有丹城紫臺上皇太帝君玉尊陛下集群真於其中以定天下萬民之罪福也七靈臺在上清境玉晨道君所居靈上光臺在上清境太師彭君所居明真臺在上清境東海八停山上太帝所居拂那瑤臺在上清境方諸東華山上青童君所居方丈臺在東海方丈山昭靈李夫人所居隱元臺在丹龍土南陽洛山內

 

  又云上清境有希林臺太帝道君居之

 

  又云承華臺何元字次道晉尚書令有陰德得道在其中

 

  《真誥第五東海青童君常以丁卯日登方諸東華臺四望向日再拜曰出行之可因此服日精也

 

  又云峨媚臺涓子受五斗內一之法於此

 

  《真誥第二方丈臺東宮昭靈夫人李靈飛治之也

 

  《真誥甄命第四》:方丈左臺昭靈李夫人詩云飛輪高晨臺控轡玄龍隅

 

  《真誥第二云彈璈北寒臺七靈紫暉霞

 

  《真誥第七存方臺仙人蔡天生隱其內又有積石臺朱孺子得道居之

 

  《昇玄第六經玉清臺仙聖上遊行之所

 

  《真誥第十封昭臺豁落符在方隅山洞間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太上宮高上臺太上玉晨鬱儀奔日赤玉文太上玉晨結璘奔月黃景玉章》,此二經刻以玉簡書以金字也

 

  《大洞雌一篇目:《大洞真經祕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太玄靈臺

 

  《大洞經中卷晨登九景臺夕入神霄門

 

  又云長寢羽臺上固神五老室

 

  又云斗中真人散華玉清之臺也

 

  《大洞真經青林千白丘有金毋臺少野童子在其中

 

  《七星移度經帝君常居朗玄之臺

 

  又云帝君上登太極瓊臺也

 

  《紫度炎光經太微天帝君嘯歌九玄臺崖嶺凝凄端

 

  又云解衿玄閬臺適我良願會

 

  又云太微天帝君受氣之始玄象初分登九玄虛生之臺

 

  《太真科上祟玄臺天師朝禮處也

 

  《四極明科:《四極明科封於金闕紫臺也

 

  又云東方太明陽臺青帝玉司君姓梁諱叔度治其中主人生死之命

 

  又云:《三華耀景經祕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金映七寶之臺

 

  又云三寶玄臺,《上清隱書祕其中

 

  又云玉京七寶之臺行紫鳳赤書之人策龍駕虛而昇之

 

  《上清變化七十四方經上清南極長生司命君藏瑤臺丹靈雲宮又在蘭庭雲臺

 

  又云登絕空之中紫碧玄臺

 

  又云九色煥明高臺峻嶒

 

  又云元始天王與南極元君登太空瓊臺命五老上真仙都左公開鬱森之笈雲錦之囊上清變化七十四方解形之道》、《三元布經》,以授於君

 

  《飛行羽經上卷:《太上飛行羽經》,藏之玉清上宮七映紫臺也

 

  又云控轡玄羽臺飛行九元所洞靈深幽邃雲綱乘空舉下有採真士仰招玉晨侣

 

  又云玉霄映北羽瓊林翠隱阿空生九靈臺煥精曜太霞

 

  又云若有玄名朱臺當得知北上晨君內諱飛行太空

 

  《神州七轉七變經紫晨君南造朱陵太丹極炎流火之鄉太陽瓊宮九帝玉臺也

 

  又云上皇七轉之道絳簡紫書祕於紫虛元臺也

 

  又云上皇七轉

 

  《玉珮金璫上經鬱森之笈藏於太素經臺

 

  又云眾真登太空瓊臺清齋三月

 

  又云憶玄寶章處太霄之中清光純純洞照三光之臺

 

  《太霄琅書第八梵迦摩夷天.王治紫瓊玉臺也

 

  又云携衿玉景臺解憩戲鳳城太玄都左宮女青

 

  《四極明科赤帝玉司君姓王諱景度治南方朱陽之臺領南嶽霍山仙官也

 

  又云:《雌一玉檢五老寶經》、《靈寶紫文祕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太玄靈臺也

 

  又云:《神州七轉七變舞天之經》,祕於紫天元臺也

 

  《南嶽魏夫人內傳丹壠之南有隱元臺魏夫人得道處此也

 

  又云夫人遨宴扶桑之臺總神仙之錄也諸經中臺名大有此不具錄之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三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四

作者王懸 唐朝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姊妹计划姊妹计划: 数据项

  瓊室品

 

  《清虛真人王君內傳君諱褒字子登處靜密之室隱形清齋也

 

  《內音玉字下:《內音封於南河洞室石櫃之中也又有諸經櫃作碩也

 

  五符九天靈書猶封於石頊是也

 

  又云九天靈書三天真寶夏禹撰為靈寶文一通藏石櫃中一通藏幽洞室中

 

  《玄母八門經散花玉室三素元君在其內也

 

  《本相經第一超登無上道清淨長樂室

 

  《三元真一經琳霄之室東海小童受經處在上清境方諸東華山上也

 

  《真誥經大有宮司馬季主隱處也

 

  又云寢靜之室涓子坐處也

 

  又云玉華室丹景玉文在中也

 

  又云紫堂金室有刻石真人

 

  《上清經峻嶒之室玉晨道君居之

 

  又云丹幃緑室太元真人居之

 

  《本相經七寶室靜老天尊說法處也

 

  又云玄滋玉室靜老天尊在此為尼乾說法也

 

  又云天尊於赤明國中朱陽之室大洞真經

 

  又云天尊遊法明玉國五色玉室師子寶榻鳴玉鳳機高座之上激揚道教度一切也

 

  又云今聞我師於此七寶紫室闡揚道教也

 

  《太真科上燕仙室天師教化處也

 

  《玉晨明鏡》:有太玄玉晨金華雌室三素元君居之

 

  《靈寶隱語》:有黃房之室眾龍所掘山也

 

  《玉訣經下南圃丹霍之阿三元洞室封題玉碽之也

 

  《三元真一經玄精之室身中三一尊君棲息處所也

 

  《大洞玉經有上華之室室中青氣自生號為反香之煙逆風三千里香氣猶徹紫宮

 

  又云玉晨大道君解襟帶於玉映之室也

 

  《大洞玉訣三元君入流逸之室也

 

  《大洞經下玄雲羽室黃老元君經封在其中也

 

  《本相經天尊於赤明國中朱陽之室大洞真經》。

 

  《漢武帝內傳方丈之阜為理命之室也

 

  《十洲記滄海島上有積石室多石象八石腦石桂英也又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治處也

 

  《真誥衡山張禮正治明期二人學道乘虛昇天今在方諸飈室為上仙

 

  《五老寶經聲馳於五老之室神舉於三清之上

 

  《大洞玉經注曰秀華山太極真人呼曰圓明丹室五靈真君所處也

 

  《大洞玉經注曰青童君登雲波之山入東華之室也

 

  又云青精君登紫空之山化玉室之內也

 

  《十洲記崑崙有瓊華室西王母所處

 

  《洞真經玉室者三九素語玄丹上化三真洞元之道藏於內

 

  又云高上藏三元玉檢》、《三元布經於其內曲室者太微天帝君祕九丹上仙文之所元始五老又祕五篇真文於其

 

  

 

  《四極明科龜山西室王屋南洞天經備足也

 

  《五千文十緯經第五云玄蓋之玄上聖真人在其中

 

  《上清智慧經協晨靈觀層陵之室太上大道君閑居之處

 

  《上清三天正法烏日之室元始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封其內也

 

  《三元真一經琳霄之室者三真元一之法藏在其內也

 

  又云黃闕紫戶玄精之室身中三一尊君常棲息處所也

 

  《玉帝七聖玄記崑崙之室北洞之源迴天九霄白簡青錄在其內也

 

  《三道順行經南洞之室王君封三道經在其中

 

  《金簡玉字經方諸室高上太素君住處也

 

  《大洞玉經又有東華之室青童乘玉彫之耕御圓殊之氣而入此室也

 

  又云太老之室在上清之天八皇老君乘廣琅之車而入之也

 

  又云流剛山上有暉景之室西王母之所治

 

  《龜山元籙玉華之室丹景玉文在其內

 

  《神咒第五經中有九合之室太上在其內端坐思惟何國苦樂劫數近遠眾生悠悠何所趣向也

 

  《登真隱訣東海勞盛山北陰之室有霍林仙人韓眾撰服御之方也

 

  《真誥第七仙人郭四朝謌曰高皇齊龍輪遂迴北華室四朝為玉臺執蓋郎故云高皇齊龍輪

 

  又云方隅山下有洞室名曰方源館幽人居之

 

  《大洞經中卷玉清玉咒曰遂隱上清室羽明帝一房也

 

  又云解帶玉映室乘素入四明

 

  又云受福東霞室反胎朱火度

 

  又云長寢羽臺上固神五老室

 

  又云渾合帝一室五老變孩蒙

 

  又云上朝帝一室解帶皇一階

 

  又云反胎朱大室更受洞中生

 

  《大洞真經陽山寂洞有元虛三瑤之室栢成芝高隱處也

 

  又云世世解結上生帝房人保飈之室

 

  又云五帝之氣無於陰極之室

 

  《飛龍隱訣北極真公治於北極廣靈之室

 

  又云:《飛行羽經封之峨媚山金臺室

 

  《大洞雌一篇目三元君在元虛之室

 

  《上清變化七十四方經南極真人藏上清經於瑤臺丹靈雲宮九折洞室室有通明自然之光

 

  《飛行羽經上云太上飛行空常變化隱文祕於九洞之室也

 

  《飛行羽經》、《昇玄上記峨眉山金臺之室飛玄羽經祕其內

 

  《洞神經第十二控量太霞室齊輪九天庭

 

  《五勝符東勝之符祕在玄瑤青林之樓崇丘蘭瓊之室

 

  《本相經第八云東方浮黎國有九合之室天尊登此燌身形之所

 

  《本相經第十八玄臺六合室自然登舉行

 

  又云變化紫氣室目睹不得入

 

  又云神弘恒熙悅七寶紫金室

 

  《第二十經南海外阿阤加國王有女名好求仙去王即於其處起集靈臺造神仙宮三師堂說文室以為廣度一千人在其中

 

  《第一經仙人范則子於西那王國浮羅嶽中肅臺室說太清中品六百卷也

 

  《三皇朝儀列列廣寒庭遼遼讌山室

 

  《海空經第一習觀三相明了四意者則為入智慧室也

 

  《高上虛皇君道經第一羽明帝一房遂隱上清室

 

  《內音玉字下宗飄天賓黃房之室一各玉客之堂真晨道君治其中

 

  《大洞玉經三十九章道君解襟帶於玉狀之室乘八素八於四明之門四明之門者上清玉帝之南門也

 

  又云化玉室青精君所遊處也

 

  又云太虛之天太霞之中有彭墟之室結白氣以造構令九雲而立宇紫烟重排神華所聚故號曰彭墟之室太虛元君之所處也

 

  又云青童君登雲波之山東華之室也

 

  《八素陽訶九章云靜翳九靈室動周二度變

 

  《三皇經既入空洞室何憂道不成

 

  《起尸度亡人經遼遼玄中堂窈窕無上室

 

  《三元品戒罪福簡錄封於九源洞室

 

  又云功過薄錄封於九河洞室

 

  又云罪福報應封於湯泉洞室

 

  《本際經第四引進我等令入法墻處無為室也諸經中室名大有此不具錄之也

 

  宅字靈廟品

 

  《本相經第一仙廟者神仙所居之堂也

 

  《第二十一經東華國王造神仙七政之廟女人居之修道也上法二十八宿也其宮室二十八門也

 

  《大劫經北方玄錄真人行過玄谷上宅也

 

  又云魔羅大千宅眾真三界徊

 

  又云上相高皇宅下有沐浴池也

 

  《太真科下治含鐘鼓品凡受籙治皆有經典所在號曰道門立正法化民行教號曰道門治舍之左前經臺之上皆懸金鐘玉磬

 

  《真誥甄命第四》:玄壟紫微夫人謌云拂袂雲林宇結鬢還童嬰蕭蕭寄無宅是非豈能營

 

  《莊子·雜篇宇泰定者發乎天光

 

  《內篇體至一之宅會乎必然之府

 

  《真誥第四》:右英夫人謌云風纏空洞宇靈音觸節生手携織女舞併衿瓟瓜庭西城真人王總真謌云但苦心猶豫

 

  太元真人詩云八風纏緑宇藂煙豁然散

 

  《真誥第二夕宴鬱絕宇朝採圓景華

 

  《真誥第七仙人郭四朝謌云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梨漿逍遙玄陔表不存亦不亡

 

  《靈書經絳宅曜朱童萬劫而不凋

 

  《真誥第八凡人臥宇室當令潔凈潔今則受靈氣不净則受故氣故氣之亂人室宇者所為不成所作不立一身亦爾當數洗沐澡潔不爾無異也

 

  《真誥第九仙人丁瑋寧詩曰形況北塞宇三神棲九天

 

  又云所謂室者一曰茆屋二曰萬溜屋三曰環堵也

 

  《真誥第十中候夫人告云令種竹於北宇也

 

  《太洞經中卷 云幽寥生帝宇携此景中人

 

  《大洞真經八風超絕宇幽藹緑耕間也

 

  又云解襟玉皇宇與感會明真

 

  《金書仙志願陵翮以飛仙朱靈安絳宅也

 

  《紫度炎光經紫煙纏曲宇丹暉繞綵軿

 

  又云天為我屋地為我牀五嶽山川為我橋梁玄斗元精為我衣裳

 

  《內真金章經兆常能誦曲素訣詞於寢靜之宇以攝不祥源澤之神

 

  《上清變化七十四方經浩浩玄虛金室瓊廬三元啟運六氣散敷

 

  《飛行羽經上序九晨不降於靈宇夫人歡悅於寢席

 

  《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遺界翳虛輪絕宅自冥通

 

  又云妙吹九晨飈超登仙公廬

 

  《裴君內傳上皇大帝君乃登廣寒上清靈宅議學道之勤懈

 

  《元陽童子凈土經脩多童城純以水精為壁純金為梁柱蓮華覆樓層珊瑚為椽白銀為栿黃金為檀櫨也

 

  《隱元內文青童君延萬帝於曲宇講寶訣於妙章

 

  《上清投詞文八風起絕宇幽藹緑軿間

 

  《本行經有丹陵之舍神人授維音八字真文之所

 

  《空洞靈章玉阜秀琳宮生死福德廬

 

  《本相經第十九南土國王造神仙靈廟周迴房舍莫不成就也

 

  《第二十經南海之外阤隨加國王有女名好求年十五學道於習仙招魂神臺得仙昇于玉清之宮王即於其得仙舊處造神仙宮集靈臺三師堂說文室即下詔天下有能出家者於是國內得一千人來入此廟也

 

  《第一經仙廟者神所居非人室也

 

  《第十二經拘尼之界野馬之池有聖賢之堂銅壁鐵柱銀尅簿上學士修行之處

 

  《內音玉字下惡緣並盡逍遙懽樂之舍與飛天而合真也

 

  《五符皇人在峨媚山北絕巖之下以蒼玉為屋也

 

  《五號先儀三師遨遊七寶之壁也

 

  《眾真戒第三高振玉宇携轡秀真可謂邈乎其奇落絕之視也

 

  又云大方諸山對會稽之東上有天仙宮室以金玉瓊瑤雜為棟宇也

 

  《八威召龍經福首三台宅今號位真悲忘

 

  《八節謝罪經八節之日上皇大帝君登於上清靈宅議萬民之罪福也

 

  《二十四生圖身度水火宮名入九天廬

 

  《大洞玉經三十九章注云玉皇之廬者清虛真人之逸宅也

 

  又云太霞之中合九雲而立宇太靈元君之所處

 

  《導引三元經身入虛跡宅縱體歸是宗也

 

  《五稱符上經求神仙長生不老於精舍經圖靜廟中佩靈寶文也

 

  《八素陽謌九章云朝入希林宇夕宴丹微房也

 

  又云穴絕廣寒宅至靈道妙同

 

  又云齊首峻嶒宅莫檢形與名

 

  又云朱宇鳳構明光映軒

 

  《奔日月二景隱文太玄宮高上臺蓬萊府皆金柱玉壁也

 

  《本相經第十一扶桑之地有元始法堂以白銀為壁真珠為基黃金為梁以銅為柱五玉為椽琉璃覆之水精為階珊瑚薄之也

 

  又云法堂東北復有太和舍宅子孫在其中傳世不絕也

 

  第二十一卷云習仙神宮上下九級一百二十丈基面九尺方圓一百二十步又有神仙之廟七政者上法二十八宿也

 

  《變化七十四方經飛霄鬱玄梁神變無跡庭

 

  《三皇經長棲太一宇歸命禮三尊

 

  《本相經第三見一天堂琉璃為壁黃金為梁青玉為柱琉璃覆之

 

  又云見一天堂琉璃為壁紫玉為梁赤玉為柱黃金覆之飛爍周匝也

 

  《本相經第九西方有大堂國中有長樂之舍上高三百丈天景大混之文題館四面

 

  《道學傳第二洞室中有金城玉屋真文所在也

 

  又云四方有玉柱題曰九泉洞庭之墟

 

  《道學傳吳猛字世雲登山詩云仰瞻列仙館俯察玉神宅

 

  《道學傳萬流屋者乃項託之所居

 

  《清虛真人王君內傳王君不能棄有竦玄超登九天造太空之丘謁玉皇之廬也

 

  《內真金章兆常能誦曲素訣詞於寢靜之宇者則五老之賓也

 

  《本相經第四長樂舍方圓一丈裹悉有天景大混文字也

 

  《靈書經比舍在大福堂國天尊於此說靈寶真文出法度人也

 

  《本行經度明於陽丘之嶽丹陵上舍栢林之中朱鳳侍衛神龍翼軒也

 

  《五符經苞山洞室有金城玉屋雲廈陵天也

 

  上清道類事相卷之四竟

댓글 없음:

댓글 쓰기